分光色差仪镜面包含与排除的区别
色差仪批发网 / 2024-12-17
分光色差仪是一种高精度的颜色测量仪器,广泛应用于塑胶、印刷、油墨、包装、纺织等多个行业。在分光色差仪的测量过程中,镜面反射的包含与排除是两种重要的测量配置,它们对测量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。本文将详细探讨分光色差仪镜面包含与排除的区别。
一、镜面反射的基本概念
镜面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光滑表面反射时,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,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,形成清晰的镜像。在颜色测量中,镜面反射的存在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,因为它不仅包含了物体本身的颜色信息,还包含了物体表面的光泽度信息。
二、镜面包含(SCI)与镜面排除(SCE)的定义
镜面包含(SCI):
SCI是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的缩写,即包含镜面反射的测量模式。
在这种模式下,分光色差仪会测量并包含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光线,从而得到包含光泽度信息的颜色数据。
SCI模式适用于需要全面考虑物体表面光泽度影响的场景,如金属、玻璃等高光泽度材料的颜色测量。
镜面排除(SCE):
SCE是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的缩写,即排除镜面反射的测量模式。
在这种模式下,分光色差仪会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或算法处理,排除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光线,仅测量物体本身的颜色信息。
SCE模式更接近于人眼在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结果,适用于需要忽略物体表面光泽度影响的场景,如纺织品、塑料等材料的颜色测量。
三、镜面包含与排除的区别
测量原理:
SCI模式通过积分球等光学元件全面收集反射光线,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,从而得到包含光泽度的颜色数据。
SCE模式则通过特殊设计,如在积分球上开孔并放置光吸收阱,以排除镜面反射光线,仅收集漫反射光线进行测量。
测量结果:
SCI模式下的测量结果会受到物体表面光泽度的影响,光泽度越高,测量结果中的光泽度成分越显著。
SCE模式下的测量结果则相对独立于物体表面的光泽度,更准确地反映了物体本身的颜色信息。
应用场景:
SCI模式适用于需要评估物体整体视觉效果(包括光泽度)的场景,如汽车涂装、金属加工等行业。
SCE模式则更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物体颜色一致性的场景,如纺织品印染、塑料注塑等行业。
四、实际案例对比
以汽车涂装为例,当使用SCI模式测量车身颜色时,测量结果会包含车身表面的光泽度信息,从而更全面地反映车身的整体视觉效果。而在纺织品印染行业中,使用SCE模式测量布料颜色时,可以排除布料表面光泽度的影响,更准确地控制不同批次布料之间的颜色一致性。